来访参观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来访
发布日期: 2019-03-12
2019年3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卢静副研究员和朱幼安副研究员到访了北京大学逸夫二楼3522虚拟仿真实验室。
郭艳军高级工程师对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情况、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该技术在多学科的广泛应用进行了介绍。实验室助理强伟帆、常曦元负责进行协助演示。
实验室助理为老师们演示了虚拟仿真系统,包括“结晶学与矿物学”、“地磁场”、“灰峪”等案例,AR台上的“晶体学与矿物学”案例,全息台上的“矿物晶格拆分”案例,VR模拟等。随后,卢老师亲自体验虚拟仿真系统的操作。
针对目前虚拟仿真的应用和发展,双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卢老师和朱老师主要利用高精度CT、同步辐射相衬成像和计算机重建、三维打印等技术手段,聚焦早期脊椎动物脑颅的特征演化,综合开展有颌类各大类群脑颅形态的比较解剖学工作。双方认为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有效的展现计算机重建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身临其境的交互。在虚拟环境中的交互和展示,将对深刻理解生物演化及生物内部结构,提供更直观的呈现。
此次参观,三位老师共同探讨了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到古脊椎动物学的科研、教学与科普中的想法,并对此前景持十分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