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课程实习 |《地球与人类文明》实习

发布日期: 2019-11-26



11月18日8:00-16:00,选修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地球与人类文明》的80余同学分成7个小组有序来到逸夫二楼3522虚拟仿真实验室和3520显微薄片实验室进行课程实习

本次课程实习内容主要是《晶体形态分析及矿物鉴定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和《岩石学显微薄片实习》

·沉浸式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由郭艳军老师主持课程,助教侯炳旭、王美慧负责进行实习讲解,助教强伟帆、洪韬、林贺洵进行协助演示;

·显微薄片实验室由崔莹老师、助教李辰卿进行课程讲解,并对同学们的实际观察作出辅导。

 

1、晶体形态分析及矿物鉴定

《晶体形态分析及矿物鉴定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是线上操作平台,需要一定的地质矿物学基础。首先,助教给同学们讲解了单形和聚形的概念,然后结合网页版的实验项目,给大家演示并讲解了点群、晶系等概念,并指导大家如何进行晶体的形态分析。随后,助教结合实验项目,给大家讲解了矿物鉴定中常使用的工具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进行矿物鉴定。最后,助教给大家演示了如何提交实习报告和查看自己的分数。

D:\学习\研究生\个人\活动职务\虚拟仿真实验室助理\2019.11.18人文实习\照片\IMG_20191118_081102.jpg

D:\学习\研究生\个人\活动职务\虚拟仿真实验室助理\2019.11.18人文实习\照片\IMG_20191118_081432.jpg

助理进行实习讲解

 

助教还为同学们演示了虚拟仿真实验室3D版的“晶体形态分析和矿物鉴定虚拟仿真项目”和“太阳风与地磁场”案例,同学们佩戴3D眼镜体验了沉浸式效果,之后同学们使用主控眼镜和手柄亲自进行操作。

此外,同学们还体验了VR头盔中的“灰峪地质实习”、“巢湖龙古生物动物群”,全息台上的“晶体结构”案例以及AR台上的“矿物展厅”案例。

 

2、岩石学显微薄片实习

《岩石学显微薄片实习》是利用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通过岩石薄片认识不同岩性的特征及其区别,需要对岩石学及矿物学有基本的认识,对矿物的镜下特征有基本的了解。首先,助教为同学们讲解了岩石的定义,介绍了岩石的分类,并对基本的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概念及其典型岩石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随后,介绍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式及几种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最后,结合具体岩石薄片进行了镜下矿物特征的讲解,指导同学们使用显微镜,理解不同偏光镜及试板的使用方式,正确使用显微镜对岩石薄片进行观察,并亲身体会了不同岩性在显微镜下的差异。

 

 

 

崔莹老师和助教为同学们展示了石英砂岩、花岗岩及蓝闪石片岩的薄片,带领同学们体会了沉积岩颗粒,矿物单偏光下多色性,正交偏光下干涉色变化及插入试板后干涉色的改变,同学们通过亲自操作对显微镜的使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另外,通过对三大岩类薄片的观察,同学们表示对岩石的结构构造有了更深的理解,对颗粒间关系、镶嵌结构和矿物定向有了更丰富的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对虚拟仿真、人机交互、增强现实、显微镜薄片观察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