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习 | 地球与人类文明(走进地质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21-11-04
2021年11月1日下午1:00-3:00,北京大学本科生通识核心课程《地球与人类文明》,在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共有36位同学(含跨校选课的清华4名同学,校内来自15个院系)参与到此次课程实习中。本次课程实习内容由周敏老师与助教刘芳芳、陈雪倩与张赖和同学为大家进行介绍。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内有多种岩石、矿物、宝石、矿床、地质构造样本,古生物化石标本等展品。
博物馆主要展区
助教指出黄铁矿的外表和金类似,仅就外观下肉眼不易区分,并因此有“愚人金”的称呼。助教叙述了硬度、导电性、密度等两者相异之处,并提到一个简单的操作方式:由于人的牙齿硬度介于两者之间,一个难以附加咬痕的此类矿石不能为黄金,而有可能是黄铁矿。
助教教大家区分黄铁矿(愚人金)与金
龙化石为入馆后最显眼的展品。助教对鱼龙的演化背景和推测的生活方式进行讲解,并叙述其与现有的鱼类、爬虫类、鸭等有蹼动物的行动方式的不同。
自由参观
通过本次参观,大家见到各类岩矿和化石标本,学习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同时也见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地球科学产生更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