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介绍» 示范中心» 科普活动

科普服务宗旨与特色

发布日期: 2021-11-05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1.服务宗旨 ;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北大地学基地践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提出的“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坚持协同推进、深化供给侧改革、扩大开放合作”的精神,以“立德树人,提升公众地球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地球科学思维”为服务宗旨,提供“多专业、多层次、多方式”的地球学科普及服务,具有“师资雄厚,信息开放,制度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保障。

  2.地学特色

  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的组成、结构和形成历史,地学在理论上和解决实际问题上都担负着重大的使命。21世纪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及自然灾害问题。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都离不开地球科学;同时,学习地球科学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爱国意识、环保意识等。 ; 在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中体现的核心思想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即地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开展科普活动中,传播的科学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是地质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论——“将今论古”,并“以古论今、论未来”,通过了解过去发生的一些地质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在并且预测未来;二是实证研究的科学方法,地质学是一门实证的科学,需要通过亲自观察测量获取证据,之后提出理论假设或者检验理论假设。

  3.服务特色

  (1)“多专业”:地学基地依托的北京大学地球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全国唯一一个全地球学科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大气科学四个不同的地球科学一级学科,8个本科专业,提供室内外实践动手的优质环境;依托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教学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地球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国内外地学科技前沿发展,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为地球科学科普提供了雄厚的专业基础。 ;

  (2)“多层次”: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以展示为基础,以野外实践为特色,以科研为亮点,现有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教材,1个国家级野外台站;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优化科普服务模式,形成了“专业思维-动手能力-创新素质综合培养”的活动方式,建立了“模块化、层次性、开放式”的科普体系,共出版科普书籍34部,研学课程15门,可以面向公众和青少年不同层次人员提供科普。 ;

  (3)“多方式”:在开放服务期间,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开展活动。例如,承担“全国科普日”、“世界地球日”、“全国”等主题活动,李四光讲师团、“青山绿水万里行”社会实践等活动 ;网上的 “维新太空”专栏,线上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青少年STEM教育计划,青少年科学实践”等活动。

  4.可持续发展保障

  (1)“师资雄厚”: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兼职教师78人,其中专职人员8人。教授讲授课程并指导活动比例超过60%。其中,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

  (2)“信息开放”: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进行信息开放,维护和更新活动通知、新闻动态,提供预约服务等,并提供网上课程、图文、视频、网络直播等多种在线科普活动,不断提升基地信息公开在线开放水平。并提供在线反馈渠道,请公众对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

  (3)“制度完善”:

  ①安全制度: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针对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的安全运维,参照国家和学校有关标准专门制定了中心的“实验室安全和管理规则”,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要求所有学生理解掌握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工作。

  ②仪器管理:在维护运行中,北京大学有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北京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北京大学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北京大学低值品、材料、易耗品管理办法”、“北京大学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考核办法”、“北京大学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北京大学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测试、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等。

  ③师资建设:基地负责人全面主持管理工作。不同学科的负责人分管不同专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接受由院士、各系领导及校内外资深实验教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指导,将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院考评和表彰范围。为了培养大学生科普意识,持续开展科技志愿者服务活动。 ;

返回顶部